十八年前,Swatch 集團掌門人老海耶克曾經試圖限制ETA 對第三方的機芯銷售,但是這一決定引來了瑞士的競爭管理機構的調查,并對ETA 作出限制,要求其繼續向第三方供應機芯。該限令將于今年到期,因此,作為斯沃琪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歷峰集團和LVMH集團將承受機芯斷供的壓力。
ETA雖然是瑞士制表業中最重要的生產廠家,提供了超過一半瑞士品牌的機芯,但也存在機芯設計老化,創新技術不夠的弊端。對外輸出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降低,從另一方面將更加不利于產品的更新換代,所以,斷供和禁售一定是一把雙刃劍。
和前些年相比,斯沃琪集團受累于中低端產品的市場份額下降,中高端產品增長緩慢,導致集團的銷售額和利潤都陷入低增長的空間。
在智能手表等數碼產品對傳統制表業進行降維打擊的情形下,小海耶克并沒有他父親那種魄力和戰略眼光,舉個例子來說,當年老海耶克用兩招和日本進行博弈:一是提升高端機械手表的進入門檻;二是制作高質低價的斯沃琪石英表?,F在,瑞士高端制表行業為了獲取市場,一些高級制造工藝和技術都在不經意間被競爭對手學習和模仿,門檻大為降低。
同時,在智能手表的設計和研發方面,目前的瑞士制表業的更新換代是非常低效的,沒有可以匹敵的產品,最終只能被蘋果和華為小米這樣的品牌拖垮和殲滅。以前20多歲年輕人最喜愛的斯沃琪手表已經成為家長給小朋友的小禮物,但斯沃琪手表還是不受待見。只有當斯沃琪手表能夠和智能手表抗衡并做到更有性價比,才能打敗競爭對手。
怎么轉型和再創輝煌,利用現有的銷售網絡擴大產品線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案。比如斯沃琪集團應考慮在一些高端品牌更加豐富珠寶類產品,甚至是配飾類產品。通過多元化將集團的抗風險能力提高,將現有的鐘表分銷網絡的價值發揮更大效用。
機芯的禁售措施并不能改變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也不會立竿見影地把競爭對手的客戶吸引過來,如果真得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找到和ETA品質一樣的替代機芯,只會讓消費者覺得瑞士制造的品質不再穩定,這對于斯沃琪集團也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對瑞士制表業來說,當務之急,應該是將智能手表的市場份額一點點搶回來,或者是大膽地侵入其他奢侈品領域。限制機芯的供給,很可能加快智能手表攻城略地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