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為什么瑞士制造的手表受到認可,有過非常多的討論。有人說,這是英法的產業工人轉移到瑞士形成的。有人說,這和瑞士人的性格和氣質有關。還有人說,因為瑞士冬天太冷,在室內做手表正好打發時間,呵呵?。ū睔W國家更冷,為什么不做手表?)。
我們大膽設想一下,七八十年代如果不是老海耶克出手,現在的瑞士制表業可能也只是很一般的行業,不可能成為瑞士的支柱產業之一。
對這個問題究其原因,肯定是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
套用中國足球圈的說法,只要青訓做的好,世界杯肯定能進入。瑞士制表也是這樣,不包括國際職業制表學校,為本國培養手表職業技術人才的學校有六所,共有2000多人接受長達3-6年的系統學習,除此之外,還有實力雄厚的鐘表集團開設的專業課程班,為在職員工提供1-3年不等的全脫產培訓,正是因為從事這個行業的后備軍多了,所以專業水準就非常高。
就這樣,一代一代,終于成為鐘表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