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感恩敬老和登高賞秋的節日。這些節日以農歷為基礎,每年都不是固定的日期,所以用機械功能來實現是非常復雜的,瑞士制表大師曾經設計制作出一款中華萬年歷手表,完美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接下來就是難度更大的節氣顯示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特有的氣象、天文和農業結合的日期節點,每年都不一樣,到目前為止,能將中國節氣做在機械手表中的大品牌幾乎沒有,中華萬年歷手表是基礎,但由于手腕上的空間太小,無法容納更多的用于精確計算的零部件,所以沒有體現出節氣。
雖然沒有在手表中體現,但根據資料,有一些具備天文功能的懷表已經體現出部分的節氣時間。
江詩丹頓的一款具有57項功能的懷表可以體現傳統的春分和秋分,這兩天分別在3月21和9月23左右,是太陽直射赤道的日期。從這兩天往后,分別是晝長夜少和晝少夜長。
100多年前的一只名叫勒驊(Leroy)一號的懷表,在1897-1904制作完成,具備了部分節氣的顯示功能。在它的雙面表盤中,天文功能模塊不僅可以顯示春分和秋分,還包括冬至夏至。
不久的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市場的成熟和壯大,相信一定會有更加訂制化的中國節氣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