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計時的方法很多,最早的就是看太陽,然后是日晷,月晷,漏壺,沙漏。慢慢地,古人也發明了機械鐘表,1000多年前的蘇頌就制作了全球第一個機械鐘,核心部件類似于現代手表上的擒縱機構。
之后,西方的鐘表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十四到十六世紀,在修道院,大教堂等公共機構建設的巨型鐘塔非常普遍。這些時鐘有的光建造時間就長達30年,天文應用的功能也很多。十六到十八世紀,鐘表的精度越來越高,這些計時儀器也幫助了科學的發展。工業革命時期到一戰前,工業化生產的計時設備越來越多,鐘表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家庭。真正,腕表應用,是從一戰以后再逐步普及的。一百年來,鐘表也經歷了石英時代,原子鐘時代。21世紀的今天,智能手表和傳統手表并存,可能我們今天使用的鐘表也將成為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