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奢侈品市場監控報告 2018年春季版》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收入按不變匯率計算,預計同比增長6%-8%。而同期,中國大陸市場的個人奢侈品銷售收入預計將同比增長20%-22%。
全球個人奢侈品銷售收入約三分之一為中國消費者所貢獻,成為了推動奢侈品行業增長的中堅力量。
Gucci領跑奢侈品,其余品牌有升有降
從集團角度來看,Kering集團業績增長26.8%,明顯高于LVMH集團的10%,不過和LVMH皮革時裝部門25%的增長率相差不大。
單品牌的業績如下圖所示:
2018年上半年部分奢侈品全球銷售額一覽表
注:上表及后文(如未特殊說明)中的同比漲幅率均為財報中的“reported change”。
奢侈品品牌動態&市場總結
1、進口關稅下調,多品牌價格調整
今年7月,國家再次下調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包括將服裝鞋帽等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5.9%降至7.1%。據媒體分析,新政策有利于縮小價差,促進中國奢侈品消費回流。
據澎湃新聞報道,Louis Vuitton的部分商品價格有所下調;Gucci調整了中國內地所有直營零售門店的商品零售價格,平均降幅5%。
2、不遺余力地年輕化
8月初, Burberry發布了最新的品牌 logo 和 monogram字母印花圖案。新 logo用無襯線字體取代了之前圓潤的字體,最新的 monogram字母印花圖案也采用了更加年輕鮮亮的顏色組合。
舊丨新
當然,也有企業采取更快速的收購策略,Ermenegildo Zegna集團就以約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時下大熱的美國設計師品牌Thom Browne的85%股份。
3、開啟全渠道營銷
越來越多的廣告投放從傳統媒介轉向網絡,移動視頻廣告的增長尤其顯著。據eMarketer預測,2018年中國移動視頻的廣告支出將同比增長36.2%。
同時,奢侈品品牌對社交平臺展現了極大的熱情,比如:Dior在8月正式入駐抖音,截至目前共發布了13條短視頻,獲得4.3萬粉絲。7月,Chanel在抖音上線了13條J12腕表的廣告視頻,累積獲80萬個點贊。
七夕期間,Dior,Burberry,Cartier,Givenchy,Valentino,Miu Miu等多個品牌都推出了七夕限定產品,并把主戰場放在了微信生態圈。
4、線上多元化,線下謹慎
從上半年奢侈品品牌的拓店情況來看,整體還是持謹慎態度,而線上渠道卻越來越開放、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奢侈品進駐天貓、京東打造的奢侈品平臺。Louis Vuitton也正式推出了中國官方線上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