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的工匠,配合的藝術!
去年國慶大火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有一個香港的鐘表匠,修復了一只頂級品牌的腕表,幫助主人精準地掌控時間,讓香港回歸的時間精確和神圣。
我們日常佩戴的每一塊手表,都需要有這樣的工匠,定期對這個精密的計時儀器進行保養和維護,在出現故障時進行修復,在傳承時讓它恢復到最好的狀態。
一塊好的手表,更需要好的手工藝匠人,他們用忘我的態度和精妙的技能,在方寸之間精雕細刻、辛勤勞作,恢復了腕表的功能和狀態。
好的鐘表師,對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很高,連自己的情緒都要控制的很好,這樣才能屏氣凝神,將那些比頭發絲還要微笑的零部件調整到最佳位置。
曾經和很多這樣的大師共事過,有時他們會鉆牛角尖,有時他們會墨守陳規,有時他們也會茅塞頓開,也會醍醐灌頂。說的直白一些,他們是搞技術的,很忘我。
想象一下,幾百個零部件在常人看來,難以分辨,但這群忘我的工匠眼中,卻是生命的組件,每一個都有靈性,裝在恰當的位置,調整好最適合的高度、角度和間距,用極少的專用油進行潤滑,“嘀嗒”,一個機械生命就此誕生,這數百個零部件也完成了最完美的配合。
“一位大師正在為我的手表服務,因為他的存在,所以我來消費!”這是一個高端品牌腕表的顧客看見一名資深的鐘表匠正在為他手表檢測調校時的原話。
很多瑞士品牌都意識到鐘表工匠的重要性,一名優秀的同時又善于溝通的鐘表大師放在旗艦店的服務中心中,可以和顧客面對面的交流和服務,對于品牌來說,這是非常有價值的財富。
這個時代需要工匠精神,對于名表行業來說更是不可或缺!